心理卫生专家建议多看“感动”节目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9-03 04:54:08
近日,央视等媒体推出的“感动中国”、“感动江苏”节目,受到心理卫生专家高度称赞。他们认为,从心理卫生角度看,“感动”节目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情绪和向上情感,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建议大家多看。
南京脑科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张宁说,现在方方面面的信息可谓海量,人作为处理吸收信息的主体,许多人出现以“信息消化不良”“信息超载”为主要病因的精神及心理性的病症,即“信息焦虑症”。以前,“信息焦虑症”多以技术人员害怕业务落伍而焦虑。而现在有些人却是因为负面信息听多了而“发病”。张宁说,他们是人们负面情绪的“职业垃圾桶”,因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可以“分解”和“抵御”负面情绪的垃圾。可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这种承载和消化负面情绪垃圾的能力,涉世不深的孩子则更缺乏。张宁认为,人的本性都会寻求归宿感,一个人际关系好、家庭氛围好、社会支持多的人,自信心就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情绪与别人分享,无论快乐无论悲伤,都希望倾诉,但倾诉要看对象,在大众传媒上倾诉如何把握度,如何不把负面情绪在缺乏免疫力的人群中扩散,这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成人更要有责任心,不要用听到的负面事件及产生的负面情绪影响自己及周围人。有关专家说,负面情绪是指任何令人愤怒、妒忌、仇恨、苦恼或悲伤的感觉。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负面信息激增会使人产生焦虑,随之而来的是焦虑对健康和心灵的损害,处于焦虑之中的人就会辗转反侧、无所适从、茶饭不香,且容易激动。负面情绪还可能升高患心脏病的几率。专家指出,现在有些媒体传播负面信息“太随便”了,如电视上的“真人秀”节目,抱错的孩子如何面对亲父母?夫妻离婚不离家的原因何在?打工妹与小老板的爱与恨;孙女与爷爷为房产反目为仇;当场指骂,丑态百出。现在,许多父母和老师都不希望孩子看这类节目和报道,怕他们搞不懂,看多了会分心,对人对事会太失望和太灰色。而“感动”节目对消除人们的这种焦虑很有好处,因为它让人们看到了社会的主流,看到人间的真情,就有了希望和信心。家长和老师应鼓励孩子看“感动”类节目。此外,在接受信息时,每个人都要善于筛选、分类判断和选择,“别让负面信息总缠着你,多接受一些令你‘感动’的正面信息,这样才能振奋精神”。
(转载自“新华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