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潜移默化的规则教育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3-17 02:15:43
瑞士人极讲规则,以至刻板,这是世界公认的。我有幸随北京市教育考察团到瑞士,印证了这一点。
在瑞士,接待我们的楠林是个华人,我和她探讨起瑞士的规则教育。她介绍,她女儿在中国出生,六七岁就来到瑞士,接受的基本上都是瑞士教育,从她女儿身上就可以感受到瑞士人的规则意识和认真的态度。休 闲居 编 辑
去年9月,楠林回国探亲,从国回买了一条小狗。按照瑞士法律,养狗需要到宠物协会登记,并交纳80瑞士法郎(合50美元)的费用。
楠林想今年只剩下不到2个多月的时间,能省点就省点,就都一直没给小狗办领养证。可是她女儿却不这样认为,觉得按照规章制度给小狗办证是理所应当的事。面对女儿纯真的要求,楠林感觉省下这笔钱很惭愧。
说起对孩子的规则教育,楠林认为瑞士人很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在这里没有政治课,但孩子们却都很遵守规矩,热爱自己的国家。在小学低年级时,瑞士老师就对孩子们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保护环境的教育,但讲的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具体教他们怎么过马路,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处理,如何帮助父母进行垃圾分类,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持文明举止,等等。孩子们容易懂,也容易模仿学习。
瑞士的小学要求每个孩子都准备一双干净的鞋子放在教室,孩子在户外活动后回到教室,必须换上干净的鞋子,以保证教室的清洁。在教室门口,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小格子,上面贴有姓名,他们进教室时,都会将自己的外衣和杂物整整齐齐地放在格子里。所以,每个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整洁和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瑞士的垃圾是分类处理的。
在德语区,每家的垃圾袋多达5个,一个装生活垃圾,比如剩菜、果皮等有机物,回收后可以生产肥料;一个装报纸和废纸,一个装玻璃瓶子,一个装塑料瓶子,另一个装一般性的生活垃圾。瑞士的大人小孩都不厌其烦,对垃圾认真分类,投入不同的垃圾箱。据了解,瑞士进行垃圾分类已有30多年了。瑞士人非常爱清洁,很少乱丢废弃物。他们不仅家里窗明几净,多数公共场所也是如此。这显然是有效的规则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的结果。
我们在瑞士的因特拉肯市曾采访过一位对中国特别友好的中学校长。他从1987年第一次访问中国后,就一直致力于促进中瑞两国的教育交流。他主持的因特拉肯中学已经与北京、天津几所中学结成姊妹学校。该校先后派出280名学生到北京、天津等中学学习访问,北京、天津等中学也派出60名学生到瑞士,双方学生每次的访问时间为2周。
校长介绍,北京、天津学生来到瑞士后,分散寄住在瑞士人的家里,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因而对瑞士人的规则意识感触最深。他引述一位北京学生的话说:“在中国的学校里,我们一切都听老师安排。可离开校园走到大街上,我们就可以自行其是,没有人管我们。而在瑞士正好相反,上课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走到大街上却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社会公德。”
瑞士的公共汽车上没人卖票,也没人查票,车票是在站台上通过售票机自动销售,乘客买票全凭自觉。但当地人多能主动买票。瑞士的大街上几乎没有指挥交通的警察,车辆与行人全部自觉服从红绿灯的“指挥”。
在瑞士,城市交通的流畅与马路的宽度不相干。瑞士的城市都坐落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山旮旯里,马路狭窄,多数是双向单车道,但交通之流畅居然世界闻名,诀窍全在行人与车辆的默契和单行线设计的合理。所以说,如果想让孩子长大后去瑞士,就必须从小就开始补上规则教育这一课。
好孩子育儿网整理编辑(责任编辑:steve)
来源:搜狐母婴社区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