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监管关口不断前移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4-08-04 12:42:05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围绕着“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流程,重点抓可能通过日常饮食渠道危害健康的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美国在食品安全领域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一整套严密监管体系,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等机构在食品安全标准制订、审查批准和市场规范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已成为不少国家学习借鉴的对象。然而,美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经过分析后认为,在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问题上,美国仍面临着不少挑战。有鉴于此,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等制订了针对食源性疾病的新策略:以预防为核心,全面采用现代检测技术和先进的食品质量控制理念,加强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网络的建设,目的是将监管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对食源性疾病进行控制。
美国多家联邦政府机构于1995年联合推出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美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还与其他部门合作,于1996年正式启动了可对食源性病菌进行分子分型鉴定的电子化全国性网络。这套系统采用了名为“脉动场凝胶电泳”的DNA指纹图谱鉴定技术,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对可疑食品中分离出的细菌亚型和来自患者的细菌亚型进行比较,确定二者是否同源,从而大大提高对食源性疾病快速诊断和溯源的能力。
目前,美国50个州的公共卫生实验室都有计算机与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中央计算机实现联网,这套电子化系统不仅能及早快速识别出食源性疾病的源头,而且还可以对跨地区的疫情进行调查,帮助有关方面采取应急行动,控制甚至阻断食源性疾病的爆发。
从1996年开始,负责监管肉、禽、蛋等食品安全的美国农业部所属机构――食品安全及检验局决定,废除美国所有肉禽屠宰加工厂等已实施百年之久的原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代之以现代化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手段。新体系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能够根据风险评估,帮助厂家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将人力物力等用于最需要的地方,以减少通过肉禽生产加工而进入食品供应链的病菌。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从1997年也开始对海产品生产加工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共涉及约4100个加工厂和150多种鱼类。另外,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近年来还在逐步对水果蔬菜汁饮料生产加工等推行类似管理措施。上述部分新做法已开始初见成效。例如,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今年年初公布的数字显示,1996年至2002年,美国食源性疾病发病数量下降了16%,肉禽类食品中的沙门氏菌等含量近年来也呈下降趋势。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 |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