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专业VS高素质:哪个才是职场“王牌”?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3-10-12 18:06:06
“我这么好的专业,找工作问题应该不大吧”、“唉,自己专业这么差,怎样才能找到好工作呢”……对这两句话,每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都会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据预计,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413万人,大学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下,找工作,专业重要还是素质重要?哪一个才是职场“王牌”?
用人单位青睐高素质
在一般学生的眼中,文科的财经类、法律业,理工科的计算机信息类、电子类等算是“热门专业”,而哲学、历史、农业、林业等,就被归入“长线专业”一类。不过,记者从一些高校了解到,现在“热门专业”与“长线专业”已无明确的界限,读“热门”专业未必是入了“保险箱”,读“冷门”专业可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社会工作”专业,一般人看来不热门,但在目前很多“热门专业”的学生还在寻寻觅觅的时候,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李同学在春节前就与一家大型物资集团成功签约。李同学说,她的秘诀是抓住重点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的同时,她双修了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在学期间,她两个学位四年的平均绩点都达到了3.8,连续4年都拿到了学校的二等奖学金,是整个专业里的佼佼者。在学校期间,李同学还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是学院学生会干部,此外,她还是某社团的部长,多次在多家企业学习实践。结果,用人单位一看她的素质,马上就点名要同她签约。
“长线专业”照样有竞争力
为何一些“长线专业”毕业生会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呢?一组调查数字也许很能说明问题:据某招聘网对北京、上海116家用人单位负责人的调查,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简历中最看重的依次是:社会实践和实习兼职情况57%;所学专业44%;毕业院校28%;英语和计算机水平21%.这表明,不少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视,远超过了其所学专业。
难道不怕招来“长线专业”的学生“专业不对口”吗?在前几天的一个招聘会上,一家外贸企业的招聘代表对记者道出个中原因:“专业对口比较重要,但如果是高素质的学生,我们也抢着要。道理很简单,现在大学本科培养的是学生的基础素质,真正的实务性内容,主要是靠工作后的培训和提高,高素质的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团队精神都较强,企业要有自己的人才梯队,所以这样的好苗子我们同样欢迎。”
“长线专业”学生受欢迎,也不一定非要靠自己的高素质,通过“转行”来抢“热门专业”学生的饭碗。记者从广东多所高校了解到,近年有些用人单位就指名要哲学等所谓“长线专业”学生,原因在于这一专业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在管理、文秘等岗位很“对口”。据分析,近年高校年年扩招,扩的多是“热门”专业,“长线专业”扩招不大甚至不扩招,所以相关专业人才的供求一直比较稳定,“热门”人才增加量大了,需求跟不上可能“滞销”,相比之下“长线专业”反而就显得“抢手”了。
专业“冷热”要辨证看待
显然,在就业方面,无论专业的“冷”“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是最重要的。华南农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杨利江主任表示,华南农业大学在指导毕业生就业方面一直积极引导毕业生正确处理个人成长、事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关系。同时按照大学教育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突出培养毕业生的就业综合素质和能力。
事实也正是如此,不少“长线专业”学生在入学时就已经做好了“卧胆尝薪”的心理准备,在大学四年期间学习异常努力,除了学好本专业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和学校集体活动,努力寻求在校外、社会上的实践机会,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结果大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一些所谓的“长线专业”今年的就业势头良好,像农科类毕生签约人数就不少于其他热门的工科、经管类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园艺、动物科学等专业的学生还颇受一些外资企业的欢迎。
有专家还指出,“热门专业”和“长线专业”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热”的可能变“冷”,“冷”的可能变“热”。因此,“热门专业”的学生不必自满,“长远专业”的学生也不必妄自菲薄。不管好专业和长线专业,综合素质高都是大学生求职的“王牌”。
(转载自“金羊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