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降价中小企业面临生存挑战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2-17 03:39:15
近日,全国正按照计委通知开始逐步调整267种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其中包括甲类67种,乙类200种。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价涉及的多种中成药中,被要求降价的多属于没有通过国家规定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中药企业,而已经通过认证的一些大企业的大品种不仅价格没有下降还可以享受单独列价。 从总体来看,此次中药价格调整降价幅度趋缓,尤其像同仁堂等知名中药企业的部分品种价格和原来的市场价格相差无几。例如,中一药业的主要产品消渴丸虽然在公布的价格名单中,但是价格并没有改变,仍将按照原来的零售价销售;敬修堂的追风透骨丸、中风回春丸、万花油三个主要产品的价格也并没有作太大的调整,追风透骨丸原来零售价是22.45元,现在是22.4元,只降了5分钱;另外主要产品清热消炎宁由于没有列入医保目录,因此不受影响;同仁堂的麻仁润肠丸也未受影响。此外同时享受优质优价的企业还有天津达仁堂、哈尔滨世一堂、上海雷允上等,几乎全是知名的中药企业。 相反,没有通过GMP认证的药品降价幅度却很大。如小轻龙胶囊原价在25元左右,现定价18元,一清胶囊由23.7元下降到22元,还有一些定价下滑甚至超过50%。另外,最高零售价格表明确将GMP和非GMP分成两类来定价,对同样的产品通过GMP的比未通过的价高一筹。例如,逍遥丸中200粒浓缩丸的剂型,一般的GMP厂家最高可卖到7.2元,而河南宛西制药的同类品种可以卖12元。 由此可以看出,计委的调价是针对没有通过GMP的企业,降价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未过关的企业将在同类产品竞争面前处于劣势。以化学制药为例,自从政府实施西药药品降价和招标措施以来,化学制药企业利润明显下降。经历多次大幅降价之后,100多亿元的利润在无形中蒸发,综合利润率已经下降到8%左右,而且以后还有可能继续下降。药价下调也增加了医药企业的营销费用。这两项政策已经使化学制药上市公司2001年和2002年度的业绩受到了明显影响。 GMP认证是国家对制药企业生产规范的强制要求,并要求2004年必须通过否则将被淘汰出局,以此来规范行业内的中小企业,集中优势企业的竞争力。为达到这一目标,国家还间接的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GMP认证。例如,各地医院的招标过程中GMP和非GMP产品已经有明显的区别。然而,要通过认证不仅要在生产流程和管理规范上达标,也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为条件。通常一个企业的GMP整改,仅硬件投入就需要人民币2000万元至2亿元左右,这往往不是一个小企业所能负担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信息表明,迄今全国已有近1700家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但被淘汰和未完成认证的也占了很大比例。据有关资料显示,仅目前已经完成的血液制品、粉针剂、大容量注射剂这三类产品,就有原数量的20%被淘汰。目前全国还有30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没有一个剂型通过GMP认证。 中药企业共有约1200家,至2002年通过药品GMP认证的中药制剂企业(车间)为191家,仅占中药制剂企业总数的13.6%,可以说在GMP问题上中药企业面临的问题更严重。据统计,中药企业是化学药品企业数目的73.66%,但是中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仅为化学药品工业的27.68%、42.33%和60.51%。中药工业中中小规模企业占到90%以上,生产能力低、集约化程度不够都是影响通过认证的因素。现在再加上价格的限制,无疑是雪上加霜。 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价格调整充分反映出国家计委去年3月份发布的一个关于实施现代中药产业化重大项目的实施要领。根据公告,今年国家将在深入总结、分析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2001年项目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以“大品种”为核心,延伸中药产业链;以“大企业”为龙头,形成现代中药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以“大市场”为依托,促进中药产业的技术升级。看来,充分发展中药行业的主流企业和重点品种将是必然,中小企业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者:本报记者金鹂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