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10 02:22:13
自1966年激光应用于泌尿外科领域以来,激光治疗技术以安全、简单及出血少等优点,在泌尿外科广泛应用。近年来,钬激光、绿激光以及铥激光相继问世并投入临床,为激光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提供了新的手段,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钬激光
钬激光是一种波长为2.1 μm的固态脉冲激光,具有切割和电凝双重作用,非常适用于外科领域。钬激光位于光谱的近红外区,易被水吸收,由于组织中水的含量高,所以钬激光的主要能量集中在表层,可产生良好的切割和分离作用。
1995年新西兰Gilling等报道了第1例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HolRP),而且新西兰医师首先完成了对480例患者的治疗,随访6个月,最大尿流率平均增加近200%,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症状评分平均下降约80%,总体再置管率<5%,没有患者需要输血,未发现低钠血症或电切综合征(TURS)。HolRP术中止血效果极佳,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相比,术中出血和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其缺点是手术时间较长,一般比TURP长20%~30%。
随着钬激光的广泛应用,采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BPH的报道不断增多。德国医师比较HolEP和TURP的结果显示,除手术时间外,HolEP在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血红蛋白丢失方面均明显优于TURP,在排尿症状和残余尿量的改善方面也优于TURP,同时围手术期并发症少于TURP。HolEP治疗BPH 手术时间短,效果确切,无腺体大小限制。但技术较难掌握,需要操作者有丰富的内镜激光手术经验。
绿激光
绿激光是波长532 nm的绿颜色激光,由Nd:YAG激光经倍频后得到。特点是组织穿透浅,只有0.8 mm,可被氧合血红蛋白高度吸收,而相对不被水吸收,因此称其为“选择性激光”。
绿激光对前列腺增生的汽化手术即PVP(选择性光前列腺汽化)由美国Malek和Kuntzman等教授首创。利用绿激光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的原理,加大功率逐渐把增生腺体汽化掉,术后患者可不留置尿管或仅留置数小时,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2000年4月,Malek和Kuntzman教授报道的绿激光PVP术后5年临床研究显示,PVP术后不出现阳痿和尿失禁,不需重复治疗。2001年美国Nagahama等采用绿激光治疗了21例前列腺体积<50 g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失血,残余尿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2003年美国Hal等采用高能量PVP术在门诊治疗了10例患者,也取得了理想疗效。
高能量PVP术是治疗BPH的一种简单、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其缺点是无法获得可以送检的组织样本。
铥激光
铥激光是一种新型手术激光,于2004年1月应用于临床。其波长范围为1.75~2.22 μm,平均1.908 μm,与高温中组织水分对激光的吸收峰(1.92 μm)接近,手术时组织吸收的激光较多,因此,手术效率高且热损伤较小。铥激光可以提供连续波和脉冲波,前者切割效率高,主要适用于前列腺手术,后者主要适用于输尿管狭窄和尿道狭窄切开等精细操作。
我们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设计了铥激光前列腺剥橘式切除术(TmLRP-TT),将铥激光连续波的高效切割和快速汽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手术时间短,安全性好。我们对124例BPH患者进行TmLRP-TT与TURP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近期疗效相似,但TmLRP-TT出血极少,术后不需膀胱冲洗,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围手术期并发症显著减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总之,激光技术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新激光技术如铥激光的问世,为前列腺增生症的微创治疗提供了新手段。随着激光技术的成熟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该技术有望成为治疗RPH新的金标准。但上述激光存在组织粉碎时间长和治疗费用高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应用。
(转载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