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2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医院用药分析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02:09:06
|
在1999~2002年期间,尽管抗感染用药的销售额占药品市场销售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但其销售额仍然以较高的速度递增。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院用药数据库显示:2002年,我国医院用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345亿元人民币,仍然以26.5%的市场份额高居医院用药大类中的榜首。随着我国用药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预计抗感染药的份额将逐年下降,直至接近国际用药水平。1999~2002年,在抗生素各主要类别中,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和四环素类的市场份额明显下降,头孢类市场份额基本持平,大环内酯类和林可胺类则出现了显著上升。其中大环内酯类的市场份额由2000年的7.47%上升到了2002年的9.08%。
表1:各主要类别抗生素市场份额年度变化
类别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头孢类 |
62.79% |
63.58% |
65.03% |
65.39% |
青霉素类 |
20.62% |
19.35% |
17.97% |
16.70% |
大环内酯类 |
8.13% |
7.47% |
8.90% |
9.08% |
林可胺类 |
4.25% |
5.07% |
4.55% |
5.42% |
氨基糖甙类 |
3.75% |
4.09% |
3.22% |
3.01% |
四环素类 |
0.45% |
0.42% |
0.32% |
0.32% |
氯霉素类 |
0.01% |
0.02% |
0.01% |
0.09% |
1、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自1952年,美国礼来公司推出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第一代产品――红霉素以来,大环内酯类的产品不断扩充,成为抗感染用药中的一个重要类别。特别是自2001年开始,其市场销售规模出现了大幅增长的趋势。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医院用药数据库显示,2001年和2002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医院用药销售额以每年17%~18%的增长率增长,2002年其医院市场规模达到了23.83亿元人民币,占据了抗感染药物市场6.91%的市场份额。2002年所有类别的抗生素市场规模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幅度较大的有氯霉素类、林可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头孢类。而其中只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高速增长,其增长率超出了抗生素的整体市场增长率。氯霉素类在2001年出现下降以后,2002年大幅上升,但基数较小,主要为滴眼液的增长。
表2:各主要类别抗生素市场规模年增长率
类别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总体药品市场 |
17.51% |
8.53% |
10.45% |
抗生素市场 |
10.62% |
-0.96% |
14.70% |
青霉素类 |
3.80% |
-8.01% |
6.58% |
头孢类 |
12.01% |
1.30% |
15.34% |
大环内酯类 |
1.57% |
18.02% |
17.02% |
氨基糖甙类 |
20.75% |
-22.08% |
7.21% |
林可胺类 |
31.82% |
-11.08% |
36.56% |
四环素类 |
4.26% |
-25.54% |
13.98% |
氯霉素类 |
208.81% |
-38.29% |
686.33% |
2、“三剑客”锋芒毕露
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多年来被人们称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三剑客”。2002年医院用药市场三者合计占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88.6%的市场份额。琥乙红霉素、交沙霉素、红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计占据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1.4%的市场份额。从2000年开始,阿奇霉素市场份额出现了大幅增长,由占2000年大环内酯类市场份额的32%增长到了2002年的56.8%,占据了该类抗生素的半壁江山。克拉霉素在2001年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后,2002年趋于平稳。而罗红霉素和琥乙红霉素则出现了大幅下降,尤其是罗红霉素,其市场份额由占2000年大环内酯类市场份额的31.76%下降到了2002年的16.8%,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表现出使用进一步集中的趋势。同时,随着医学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界已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之间有密切的交叉耐药性存在,因而非诱导耐药性的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开发正日益受到重视。
(转摘自“医药快讯信息网”)
|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