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多年的医药体制改革首先在医药流通领域取得突破。平价药店的长驱直入与医药零售业向连锁经营的迈进使传统的医药流通业焕然一新,并成为2003年医药流通领域中最鲜明的两面旗帜。
■ “英雄不论出处”
平价药店也许太过喧闹,每到一处,总要上演一场“老百姓挎菜篮买药”的活话剧,平价药店也许还太过矫情,每到一处,总要雷同地宣讲自己“降价45%”是从哪个环节省来的,平价药店也许还有些故作姿态,口口声声只言百姓利益,却对自己作为后来者采取的价格竞争战略只字不提。也许它有种种落入他人话柄的地方,可是它却激活了多年来一潭死水的医药流通市场,只需要这一点,就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这个改革时代的先知先行者。
2003年,在外省攻城略地的“开心人”,“老百姓”等平价药店开进了直辖市。非典之后的夏天,来自江西南昌的“开心人”大药店在上海落地。起初,外乡人的到来并没有引起曾使上海医药流通市场密不透风的本地流通商的在意。“我们的利润十分合理,没有暴利。”本地药商认为平价药店纯属炒作,难道他们要贴本销售吗?他们不信。更令他们始料不及的是,平价药店所到之处降低城市整体药品零售价格的一幕,也在曾被称为“最后堡垒”的上海隆重上演。最初结成同盟誓不降价的本地药商不久分化,约500家药店迫于客源大量流失跟随降价,上海铁板一块的医药流通市场终现波澜与活力。10月,上海市政府宣布在上海开办平价药房将不再受开办数量和间距的限制,并制定六项措施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以及促进平价药房健康有序运营等方面给予平价药店以真正的公平待遇,平价药店在上海落户生根。
平价药店的生猛气势不仅影响了药店零售领域,还波及到被喻为“坚冰”的医院药品销售体系。在平价药店开进上海的3个月后,杭州30余家大医院接连将各自的药品价格大幅度下调。降价幅度大,降价面广,降价品种多,开全国先河;9月,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办起了平价药店,成为全国第一家医院办平价药店;11月,上海市虹口区海江医院院长施承中向虹口区卫生局,药监局递交了《关于海江医院与开心人大药房合作的请示》,要求将平价药店“开心人大药房”请进医院。如果说,医药流通体系的理顺最终要依靠以医药分家为先导的医药体制改革的完成,那么平价药店风暴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改革第一声最响亮的号角。就是这些一开始并未被看在眼里的“小不点”在医药流通领域搞出了大动静。不论是江西的“开心人”,还是湖南的“老百姓”,比起一些拥有国有背景的大型医药流通商来说,他们是新来乍到者,不论讲网络还是讲资金实力,他们都是小字辈,但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市场基因却使他们在日益市场化的环境中如鱼得水。
值得一提的是,出身民营的平价药店竟然开始吸引国有资本的目光,以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开发,旅游等业务为主的中国保利集团在2003年秋进入药品零售竞争白热化的广州,“保利祝福你”药店宣称平均降价55%,比平价还平价。看来,用“颠覆”来形容平价药店给医药流通领域带来的影响毫不为过。
■ “平价”之争
平价药店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多方人士的诟病,归结起来大致有三条:其一,指责平价药店有误导患者的嫌疑。“降价45%”乃不实宣传,原因是店中并非所有药品都有这样的降价幅度。但普通大众对此并不在意,他们关心的是在平价药店能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药,至于是降价45%还是降价44%他们并不讲究;其二,把平价药店的竞争策略定为恶性价格竞争,搅乱了医药流通格局,薄利甚至无利销售影响了药店的扩大再经营。而据了解,“老百姓”今年的销售额可达6个亿,完成利税7000万元,而分店的开张速度并不比其它类型医药零售商慢。可见,平价药店只是在降费增效上下了功夫,在采购物流上省了成本,薄利销售影响到的是暴利经营者的利益,却彻底改变了原来缺乏充分竞争的医药流通格局,这在今年上海的平价药店风暴中体现最为典型;其三,认定平价药店服务不够专业,人员素质较差。而这一点可能并不只是平价药店遇到的问题。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的执业药师远远供不应求,随着我国医药零售连锁经营的发展,这一缺口会越来越大,并将成为我国医药连锁业态发展的瓶颈之一。
■ 争做连锁
2003年,除了平价药店的“搅局”外,我国医药流通业还在明显向连锁形态转变,各流通商有着空前做大做强的欲望,并想在未来医药连锁零售中占有一块版图。
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行业协会,近年来都把连锁经营作为医药零售的既定目标。对此,前国家经贸委出台的政策是,对医药零售企业,提倡实行连锁经营制,实现进货,储运,价格,企业形象(品牌),内部管理及经济核算“六统一”,并通过实施GSP引导医药流通业加速整合。全国医药商业协会也积极协助推动医药零售向连锁经营迈进。2003年,许多商家通过收购,合作,甚至引进外来的先进管理方法等方式进行连锁扩张,有的企业已初具规模。
今年1月15日,曾于2001年10月鲸吞下重庆市供销社932家医药网点的桐君阁对外宣布:经过一年多的潜心运作,目前已经成功将602家供销社医药网点改造为桐君阁药房,加上其自有的200家直营药房,桐君阁旗下药房已达到802家,连锁药店数量一举跃居全国第一。而其对手和平药房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可以跨省经营的医药连锁企业,目前拥有连锁药店735家。2003年8月21日,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的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借用外企的现代物流管理,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意欲在医药连锁中有更大作为,与此相似的还有三九与日本株式会社八九君泽的合作。而在东部的长三角,上海医药与浙江嘉信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共同组建嘉兴华氏大药房兰台零售连锁有限公司。
对于连锁药店,许多企业都放出豪言:北京同仁堂集团计划在2005年前开设600家零售药店,其中400家将通过加盟及专柜形式设立;海王星辰宣布了5年开设1000家的扩张战略,预计在连锁药店上的资本投入达上百亿;上海华源集团计划投资至少10亿元,首先覆盖上海,北京,广州和抚顺四个城市,预计年底可达700家,以后每年以1000家的速度扩张;三九集团则扬言3年建立8000家门店。
但是有些企业在大规模扩张的同时缺乏统筹规划,可以说,目前国内能够真正实现进货,储运,价格,企业形象(品牌),内部管理及经济核算的“六统一”的例子还是空白。这不仅与企业资金实力,管理能力,发展战略有关,更受到现有市场环境的掣肘。特别是久治不愈的地方保护主义直接影响了医药零售连锁业的发展。这些因素都决定了真正的连锁经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连锁经营绝对是医药零售业的趋势,不仅是今年医药零售业的特点,也将成为明年医药零售业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