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医药工业吃力攀升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14:32:40
与冶金业等同被列为青海4大优势产业的医药工业,到“十五”末将难以实现成为全省支柱产业的目标,无法跻身现有的水电、盐化工、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4大支柱产业序列。本月公布的《青海省“十五”计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目前我省以医药工业为代表的一些新兴产业发展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休 闲 居 编 辑
根据青海省医药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到2005年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年平均增长58%,完成生产企业GMP认证,培育4户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医药企业等。而记者6月23日从青海省统计局采访获悉,2003年,虽然我省有二十余家藏药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亿多元,但全省医药工业规模生产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只有29730万元。尽管从今年算起到2005年末还有两年的时间,但在目前基础上冲击40亿元的目标显然非常吃劲。与此同时,记者6月24日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目前青海省26家药品生产企业仅有16家通过GMP认证,其他企业的进度快慢不一,认证工作的形势也很严峻。
应该说,“九五”期间青海省涌现出了金诃集团、晶珠药业、三普药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中藏药为主导的医药工业发展新格局。目前“三普”、“金诃”、“晶珠”等品牌产品畅销全国,部分远销东南亚和欧美,青海医药工业崭露头角。
针对青海医药工业在“十五”前3年的发展不理想的状况,6月24日,青海省经济委员会有关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去年到今年,青海省医药工业基本处于徘徊不前的运行状态,如此局面的形成一方面缘于从2002年开始,国家对医药产品统一执行国药准字标准,在医药工业企业开展了“地标”升“国标”革命,而作为我省医药工业产品的主导――中藏药品,执行地方药字标准的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在这场医药产品升级行动中,由于受国家一些政策规定如没有“国标”身份不允许做广告等限制,一些企业被动减少了广告宣传,从而也影响了产品销售;另一方面,国家开展的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加大了企业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影响了企业流动资金运作,从而也影响到了销售。
对于青海省医药工业前进缓慢的原因,《“十五”评估报告》则分析指出:一是缺乏数量多、专业广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依托。二是伴随着资源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方面的力度不够、政策不强、手段不多。三是由于藏药的药理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加之在中藏药材种植等方面未能取得大的进展,中藏药产业“小、散、乱”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转摘自“中国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