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疼痛学科发展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19:00:34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疼痛诊疗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提出“疼痛是一类疾病”,正式将疼痛归到疾病的范畴,疼痛学科随之得到飞速发展。有专家指出,我国疼痛学科正在快速发展,但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诊疗中心主任倪家骧教授介绍说,在国外,医院进行治疗时会观察患者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和疼痛五大体征。美国国会也于2000年通过决议:将新世纪的前十年确定为“疼痛研究与控制的十年”。由此可见,国外对疼痛已非常重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对疼痛学科的深入研究,增加经费投入,孕育着疼痛诊疗这一新兴产业。美国门诊处方所用的止痛药与抗生素数量相当,美国投入大量的经费进行新止痛药物的研发,一些作用新颖的药物可能出现,这些新药会使人类对止痛的概念发生新的变化,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休 闲 居 编 辑
20年来,疼痛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1989年我国成立了疼痛协会,接着各地也相继成立疼痛研究和治疗组织。其中,以北京发展最为迅速,目前北京的三甲、二甲医院以及70%-80%的基层医院均设置了疼痛科室,有许多疼痛专科医生可以给疼痛患者提供治疗。但总体上看,我国疼痛学科的发展状况仍然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临床技术水平与患者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倪家骧介绍说,首先,国内从事疼痛诊疗的医生大多从其它学科转过来,还需要经过一个熟悉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其次,医院的硬件状况不容乐观,以北京为例,目前只有宣武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的疼痛科设有病床,宣武医院有24张病床,中日友好医院有12张。疼痛科治疗的范围很广,病人很多,这几十张床位根本无法满足患者需要。
倪家骧同时表示,我国疼痛学科的发展形势还是比较好的。例如,首都医科大学就非常重视疼痛学科的研究,首医大近日成立的疼痛生物医学研究所是国内首家疼痛科研机构。研究所从第四军医大“挖”来一个专门从事疼痛基础研究的教授,他和首医的临床专家将一起开展工作,致力于疼痛药物和临床医疗方法的研究和推广。
倪家骧指出,疼痛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医学人文关怀状况的重要标尺,止痛药吗啡的人均使用水平是疼痛指标的量化表现,而我国吗啡人均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说明我国对疼痛还不够重视。而且疼痛学科在国内发展还不平衡,存在地区差异。总的说来,北京发展的最好;广东的疼痛研究工作也开展得不错,有很多医院开设了疼痛门诊,一些医院也设有疼痛病床;上海疼痛学科发展得稍差一点,与其大都市地位并不相符。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