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转型期,选择or适应?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8-03 19:04:24
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当年的口号。而当你已经习惯了做“自己爱呆哪儿呆哪儿”的红砖后,忽听老板一声断喝:“就让你换个地方呆,爱呆不呆,否则走人!”呜呼,“革命战士一块砖……”,“搬”还是“不搬”?这是个问题。
当工作意味着饭碗的时候,捧与不捧是一个问题,如何将其捧牢是更重要的问题。老板让你倒立,你不敢侧翻;老板让你跳远,你不敢长跑。可是我明明最擅长的是射击,为什么非让我跑百米跨栏?老板嘿嘿一笑,“好啊,你觉着自己是王义夫,你上国家队当主力去呀。我这就需要跨栏的。”自惭形秽的我们发现自己不过如此,为五斗米折腰,还要看人家高不高兴让你折呢……休 闲 居编 辑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李姐(35岁,待业在深)
事例:原来我在某食品机械公司工作,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了单位,都35岁的“高龄”了,工作到半夜三更还受到上司雷霆般的咆哮,数次在办公室落泪,整夜整夜合不上眼。
我原来在行政部门做办公室工作,谈不上多出色,但也比较适合自己。随着公司转型,要强化产品推销力量,领导婉转地表示了让我去营销部门的意见。虽然觉得意外,还是服从了领导安排。向客户推销一款饼干机,我笨嘴拙舌半天讲不清楚机子的功能,客户不耐烦地听我讲完,说再考虑吧。回来领导听完汇报又对我一阵狗血淋头的斥骂。以前在办公室工作很少出什么岔子,这么大年纪了还真没被人这样骂过。
我知道自己与年轻的有经验的人没法比,领导要我转型,我努力想达到要求,但多年的习惯和性格真的很难转。同事说我走路的姿势都变了,从前是慢慢的挺有姿态地走,现在是两脚叉开风风火火一脸急躁。
几个月都完成不了指标,人也身心俱疲,我想是我老了,适应能力不强,转不了型,最终和老公商量离开了单位。(接受指数:1)
专家提示:我们从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交流中了解到,非自愿转型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这些人中,大多是由于环境所迫,找一份工作不容易,有些人就只好先在不满意的岗位上干着,伺机再寻找更适合的工作;有些人也许一直就找不到适合的,始终都在一种不是非常心甘情愿的状态下工作。还有些人可能在招聘时讲明了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结果老板强迫他从事另外一个工作,因此也会产生劳资纠纷,这种案例也不少。
我们对这种情况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因为每个人的忍受程度和适应能力都不一样。
决不牺牲自己 小唐(28岁 网络维护部)
事例:我是学计算机的,一开始去了一个单位,叫我做市场调查,为了生活我忍了。前10天还觉得满新鲜,后来就觉得做得很不适应。我消极怠工,在背后骂娘,工作时间在纸上画乌龟。阅读:择业要与兴趣紧密结合
后来把我派驻去外地,他们第一次为我接风居然提议去嫖娼,还说做市场的都这样,没办法。真是恶心,实在没法做了,我跳槽到了现在这个单位。如果所谓的转型就是接受这些的话,我是宁愿不转的。虽然现在工作不好找,但如果太不符合自己的愿望、性格、特长,既耽误工作也耽误自己发展,还是早些走的好。(接受指数:0.5)
专家提示:作为员工,首先要深入地自我分析,面临非自愿转型时,仅仅是因为对新工作、新环境不了解、不熟悉导致不确定,还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与阅历确实不适合。如果是后者,应该与公司主管及时沟通。白领攻略:产生职业困惑,先剖析自己
跨专业的对与错 海蓝(28岁,某网络公司人事部)
事例:记得有一次面试,一位学皮革工艺切割的小伙子来应聘网管和编程,让我感到很意外。后来才知道,他对自己的专业很精通,但毕业后却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他更感兴趣的计算机编程领域上,并不断学习和进修。经过数年的磨炼,他现在已经为各大著名公司编制了维护程序。
为这个问题后来我专门请教了大学的老师。老师分析说,在某个特定时段,经验诚然要重要得多,但择人的首要条件还是要尽量靠拢专业,因为基础知识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一纸文凭也并非是走形势,其实更看中的是一纸文凭后边所具备的头脑、思维和学习方法及能力。(接受指数:2.5)攻略:鼓励:管理员工的最佳艺术
专家提示:非自愿转型可以分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老板恶意要求你转型,变相逼你走人,言外之意是我这里没有适合你的职位了。这占很大比例,是老板变相辞退员工的常用手段。
另一种则是善意的培养员工转型。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良好的信号,意味着老板想提升你或使你担负更重大的责任。他会交给你更多工作,给你更大压力,并让你接受相关培训。
第三种是公司与员工迫不得已的转型。如公司从原来的行业转到另一个行业,公司与员工都面临全新的挑战,原来的经验与专业可能都不适用。
每种新鲜经历都是磨练 张生(25岁,某家电公司销售地区分管)
事例:我是学中文的,原以为出来可以去当个什么老总秘书或在某个权威政府部门里当个公务员什么的……但最后却踏进了一家小家电销售公司。
在公司里做的事情也都是五花八门的,先是策划,还学了一阵子的phototshop、coreldraw等电脑制图和编辑,后来是做市场营销,原来对经济不闻不问的我在实践中又恶补了一下子营销课程;再后来是服务部,本是读文科的我又开始面对各种零配件和各个技术环节……
有时我自己也啼笑皆非,因为这些工作和我的专业与兴趣都相去甚远。但我的想法是,只要把每种新鲜的经历都当作一次磨练的机会,成长会更快。我还年轻,多接触点新领域不见得是坏事。
其实,当你全身心地投入一个新的领域时,你可能会发现,这里面的许多东西都是那么新鲜有趣;你可能还会发现其实自己也能比别人做得更好。(接受指数:5)
专家提示:一个企业里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非自愿转型的情况。
我们知道有不少是非自愿转型成功的。如某公司一工程师长期从事研发工作,突然人事主管要求他从事市场工作,他觉得十分意外。其实企业是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认为他具有市场工作潜质,只不过原来的工作范围压抑了他这个潜质。如果他从事市场工作能比从事研发工作给企业带来更大效益。后来实践证明人事部门的眼光是准确的,他果然在市场工作上做出了成绩。
我们越来越可塑 老于(32岁,某手机代理商)
事例:两年前换岗位,老板假惺惺地给我一个选择,其实就是要让我转型,随后就开始专政: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惴惴中我怀着“大不了走人”的一颗红心踏上征途,一转眼也干了好几年了,并未像自己想的那样不能适应。原来我们也可以顺应现实,变得越来越可塑。
去年流行过奶酪书,主题就是人还真应该适应变化,我们老一代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思路倍受挑战。
如果还要提到专业,我想说,专业的设置让我明白其囿人于斯。专业是用来学的,也是用来破的。我们兢兢业业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不为所驱。专业不过是知识的积累,不过是工具,现在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智慧。
专家提示:人最难的是了解自己,旁观者可能更了解你有什么潜质。所以仅仅因为“没从事过”、“不熟悉新领域”是不能成为拒绝非自愿转型的理由的。
在现如今,不知道是老板在故意捉弄人,还是想去让员工们了解更多的东西。无意去安排一些不适合员工的职业让他们去适应,这是利还是弊呢?其实,打工一族所能做的无非就两件事:选择老板和适应老板。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