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中学生心理有问题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2-04 06:19:21
在心理健康受到前所未有关注的今天,保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一项获得自治区2004年度科技进步奖的研究表明:我区12个市县125所中学在三级甲等和二级甲等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就医的950例中学生,仅有4%心理健康状况良好,16%属基本正常范围,58%低于正常水平,还有22%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在造成心理问题发生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
在中学生心理问题中,情绪方面高居首位,占62.32%,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易冲动,过度焦虑、紧张,急躁、爱与人争执等。人际交往以53.37%紧居其后,心理闭锁,与父母关系不协调,关系紧张,故意远离同学、人际关系紧张等是其表现。学习方面占32.53%,主要表现为学习障碍,多起源于求学初期的心理创伤。由于学习适应困难而产生的“恐书症”、“恐校症”,最终表现为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考试焦虑、厌学等症状。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在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诸多原因中,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占各种影响因素的81.78%。针对这一突出问题,科研人员建立了医生、家长、学生三结合的咨询健康教育网络,包括一月一次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群体辅导,两周一次随诊时医生、家长、学生的心理互动,每周一次家长和孩子的谈心等。
研究中,科研人员还根据中学生心理疾病诊断和不同个性特征、心理特点及症状,选用认知、阳性强化、系统脱敏等综合干预疗法。并首次提出自我意识、自我测试、自我调试三个自我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950例中学生经过2至6次的治疗随访观察,87%临床获得满意疗效。但研究人员也提出,我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还刚刚起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讲座,绝大多数学校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专职教师更是奇缺,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由校医承担。医院心理门诊和学校健康教育明显脱节,缺乏有机联系。减轻心理健康对中学生的困扰,任重而道远。
休闲 居 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