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传扬先生请进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19 08:31:06
>>>>>>>>提问请教专家故事真伪:三十多年前有一位服务于公卖局台北啤酒厂的张先生,参加该啤酒厂选派技术人员到国外深造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及格。但在出国前经某公立医院体检发现,罹患有像孩拳头大小的肺部肿瘤,因而不能出国。
张先生失望之余,一直怀疑诊断有误;于是再到另一家医院检查,结果还是证实原来的诊断并无错误。当时年轻力壮的张先生得到这样的绝症,在人生绝望之余,多次打电话给当时任职台东县政府黄顺兴县长机要秘书的魏姓同学。
休闲 居 编 辑
魏姓同学便利用星期日赶到台北和张先生见面,张先生向魏同学详述相关绝望的详情和悲观感受,并请魏同学协助其料理后事,恰逢魏同学与前任马偕医院的院长(1949-55 ,专精于癌症临床研究)吕革令博士系知交好友。当即建议前往访求吕博士医治,起初张先生说不愿再看医生,以免徒增伤悲;但魏同学说先前已以电话请教过吕博士并安排好时间,张先生只好偕同前往吕博士住处造访。吕博士和张先生见面就说:魏先生是我的好友,介绍你和我认识是我们缘份,感谢上帝赐给我们这个机会;我请教你:『癌为什幺叫绝症,你可知道吗?』」
张先生和魏先生都不知道如何作答。
吕博士又说:「人类医治癌症到目前为止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消灭病源,第二条路是增加抵抗力。但很奇怪的是,癌无论用钴60还是其它药物去消灭癌细胞,可是癌细胞还没被消灭,好的细胞却先被杀死。无论用什幺营养、补药,好的细胞还未吸收,癌细胞却先吸收,让癌长得更快;因此可说上述两条路都行不通、所以叫绝症。」
吕博士又说:人类的聪明连登陆月球也都已经成功,但为什幺没有人去怀疑上述两条治癌的路是在钻牛角尖,另外找第三条路?感谢上帝赐给我以往在马偕医院做癌症方面的临床实验,并得院内各部同仁协助的机会,我发现癌症病人血液检查的结果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应。长期素食、且生活接近然的佛寺僧尼,由于体质都偏属优质弱碱性,所以尚没有发现罹患癌症的病例。因此我大胆的断定在弱碱性体质的状态下,癌细胞是无法生长、甚至是无法生存的。张先生我建议你从现在起少吃酸性的荤食类,多吃碱性食物,另外可吃绿藻和带壳菱角汤,改变你的体质,并励行接近自然的良好生活规律;如果五年内不死、你就没问题了,愿上帝祝福你。」
张先生依照吕博士的建议,认真改变吃的习惯,每天又吃绿藻、喝菱角汤,乐观加上每天适当的运动,一年后再到同一公立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肿瘤不但没有长大、反而已呈现萎缩状态,遂令医院检查人员惊为奇迹,五年后竟完全处于萎缩、至近于消失状态。
经过了将近四十年岁月,现在张先生的健康情况完全正常,生活起居甚为愉快。继张先生之后,有位前台东省立医院总务课长陈添寿先生,同样得到肺癌;魏先生得知后将张先生的经过转告陈添寿先生,陈先生乃依照吕博士的建议进行改变体质,结果与张先生同样,肺癌消失。
那时吕博士全家已移民美国,事后吕博士回来台湾再与魏先生见面时,魏先生将张先生和陈先生的经过告诉吕博士,并提议由他们俩位亲自向吕博士陈述,请吕博士发表其改变体质之自疗成果报告。吕博士谦虚地回答说:我年事已大,! 且没有临床纪录不能做为成果。请魏先生转告亲友,如果友人认同的话,请他们继续做体验并广为宣导........。」
关心自己也要关心别人,85%癌症病患属于酸性体质。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大约是PH7.35~7.45左右。婴儿也是属于弱碱性的体质。成长期的成人有体质酸化的现象。根据一项六百位癌症病人体液分布的研究,显示85%癌症病患属于酸性体质。因此,如何使体质维持在弱碱性就是远离癌病的第一步
>>>>>>>>休闲养生网回答:您好:
这篇文章我以前就看到过。对这篇文章的揭露早就有人做过了。
您可以用google搜索这上面提到的顶顶大名的台湾马偕医院的院长吕革令博士是否存在于该院历史上。我是没找到,马偕医院的主页中(
http://www.mmh.org.tw/intro/intro3.asp)有院长夏礼文,有院长罗慧夫,有吴再成,有蓝中基,有詹锟鋙,有黄俊雄,就是没有这个号称专精于癌症临床研究的吕氏。
用google搜索吕革令博士,约有107,000项符合吕革令博士的查询结果。您可以查查看,我反正翻到第10页,也全部都是这篇文章。难道堂堂一专精于癌症临床研究的博士仅仅只有一篇文章发表?当然,用百度搜“吕革令 -(张先生)”还是能搜到吕革令这个人名的,一个“是主日学校五十年回顾”另一个是“台神院讯第98期”,均与医学无关而是关于神学”。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包括已经证实的数百种化学物质、电离辐射和紫外线等物理因素、病毒和细菌等生物因素、烟酒饮食等生活方式、寄生虫、药物等等),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也许很多朋友看到这句话就晕了,正常,因为这句话出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之《病理学》第5版,绝对是专业而准确的解释,是无数专家教授们经过大规模的科学实验而得出的结论,不是我个人的解释。(不知道最新的第6版教材有没有新的定义)
那我们来看看医学院教科书中关于肿瘤、癌症的定义好吗?
医学上定义的肿瘤包括了良性瘤和恶性瘤两种,而根据肿瘤发生组织的来源不同,又将恶性肿瘤再分成了癌和肉瘤,癌是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肉瘤是指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再解释一下什么叫癌症,癌症是人们习惯上的一种说法,泛指所有的恶性肿瘤。
正规医学院出身的人都不会说出“癌症病人血液检查的结果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应”这样绝对的话语,也不会说出“癌为什幺叫绝症,你可知道吗?”这样不专业的话语来。医学上没有“绝症”这种说法!因为医学上没有绝对的事情!!个人认为是人们对癌症的恐惧而产生的说法。但在目前医学水平的基础上,有小部分肿瘤在未达到某些阶段前是可以治愈的,例如睾丸癌、部分霍奇金病、某些卵巢癌等。
这篇故事是很荒谬的,谈几个地方吧:
恶性肿瘤是如何来诊断?来百度知道肿瘤科的朋友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体会的。对吗?
单就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来说(不同疾病诊断方法不同),我们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有无长期吸烟史、有无长期的咳嗽、咳嗽的性质、有无咯血、有无反复的肺炎、肺脓肿、不明原因的关节痛、杵状指等病史、症状,结合X线、CT、MR、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针穿刺活检、甚至开胸肺活检等检查,我们才能下初步的诊断,注意只是初步的!最后的诊断要靠病理结果,那是金标准!!!
最重要的是,在诊断中要包括一个对肿瘤发展程度的分期诊断,这主要是根据肿瘤的大小、对周围组织有没有浸润、有没有淋巴结或其它脏器的转移来进行分期诊断的;还要包括一个组织学的分类,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都不同。根据上面这些依据,我们才能下个可能是比较准确的诊断,根据诊断再选择是化疗、放疗还是手术治疗,或联合治疗,如果是适合化疗的,还要根据不同的诊断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而上述文章里,只提到是肺部肿瘤,这样的诊断毫无科学性可言。肺部的肿瘤不完全是来源于肺部的,所以我说的只是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很多其它部位的肿瘤到了晚期是可以转移到肺部的,那治疗的方法又是不同的。
从治疗方面来说,上述文章里那位“吕革令博士”所提到的“人类医治癌症到目前为止只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消灭病源,第二条路是增加抵抗力”,这是对于一般的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的治疗原则,像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肺炎,是可以根据这样的原则来治疗的,但是对于癌症的治疗,这根本就是另一回事了。真是张冠李戴。病源的概念来自于传染病学(或者范围再大点,感染),恶性肿瘤不是传染病,又何来病源一说?照吕博士的说法,对付肺结核病是不是也应该吃素呢?因为结核病有病源--结核杆菌,增加抵抗力--大家知道结核病需要疗养,增强营养。那吃素能治疗好结核吗?
吕博士的结论,围绕的就是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那什么是酸性物质?
关于酸性物质。什么是酸性物质?在人体内酸和碱是永远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人体在不停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就会不断的摄入和产生酸性及碱性的物质,而人体产生的酸包括挥发性酸(主要是碳酸)和非挥发性酸(丙酮酸、乳酸、柠檬酸等)。人体血液的PH值是在7.35~7.45,这个是没错的。这个PH值与人体的内环境非常有关,(内环境就是人体内部细胞生活的环境),而内环境的稳定又与细胞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酸碱物质在体内的浓度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人体会对其进行及时的自我调节,只有在当某种病理情况下,酸碱失衡的程度超过人体的自我调节范围时,PH值才会发生改变,内环境随之出现紊乱,进而细胞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对于由细胞组成的人体来说必然受到影响。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会造成酸碱失衡,这也很多综合因素所致的,(例如机体缺氧、肺及肾脏的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等),如果到了这样的阶段,单纯的饮食治疗恐怕是很难纠正酸碱失衡的。
到目前为止,查阅医学书籍,都没有提到过单纯的“酸性物质”是致瘤因素或致瘤物质。而且前面提到,肿瘤是各种综合因素所致的,这是全世界公认的,还需要辩解吗?既然“酸性物质”不能做为独立的致瘤因素,那位“吕革令博士”又如何敢“大胆的断定在弱碱性体质的状态下,癌细胞是无法生长、甚至是无法生存的”,而且后来还说“经过体质调节,肿瘤会萎缩、至近于消失状态”。
而他所发现的“癌症病人血液检查的结果百分之百都是酸性反应。长期素食、且生活接近然的佛寺僧尼,由于体质都偏属优质弱碱性,所以尚没有发现罹患癌症的病例”,这样的结论是否有大宗的临床实验及跟踪来证明?而他自己居然还说“我年事已大, 且没有临床纪录不能做为成果”,敢问这位“博士”,没有过临床工作经验,没有大宗的科学实验调查,你在这妄下什么结论呢?
http://www.5945.net/newbbs/view.php?bbsid=6&id=58106&part=2 这个地址里有对这位吕博士分析,您可以看看。
我没有想到这篇荒谬的文章居然有很多的健康社区转载,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过,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听信这样的谬论而延误了病情。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