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非常痒检查说是"牛皮藓-银屑病"一年多了病因不祥该怎么治啊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30 08:41:04
>>>>>>>>提问曾经染发过 跟抽烟有关系吗
是内分泌问题吗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你好,我是皮肤科医生,希望我的解惑能为你解答..另外希望你能把我的解答作为最佳,这样能激励我更努力.谢谢....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玻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病程慢性。
[病因与发病机制]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清楚。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生机制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玻 (一)遗传因素人口调查、家族史、双胞胎及HLA研究均支持银屑病的遗传倾向。20%左右的银屑病有家族史,并且有家族史者发病早于无家族史者,父母同患银屑病的患者发病年龄早于双亲正常的患者。HLA系统中Ⅰ类抗原A I、A 13、A 28、 B 13、 B 17、 B 37和Cw6和Ⅱ类抗原DR7在银屑病患者中表达的频率高于正常人,其中Cw6位点与银屑病相关最明显。自1994年以来,通过全基因扫描已经确定的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有6p、17q、4q、1q、3q、19p等6个位点。但至今尚未找到银屑病的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
(二)环境因素双生子研究显示,同卵双生子同患银屑病占70%,发病一致率并未达到100%,因此提示,仅有遗传因素不足以引起发病,环境因素在诱发银屑病中起重要作用。最易促发或加重银屑病的因素是感染、精神紧张和应激事件、外伤、手术、妊娠、吸烟和某些药物作用等。
感染一直被认为是促发或加重银屑病的主要因素,例如点滴状银屑病发病前尚有咽部急性链球菌感染史,给予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常好转。
(三)免疫因素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明显,尤其是T淋巴细胞真皮浸润为银屑病的重要病理特征,表明免疫系统涉及疾病的发生和致病过程。推测皮损中活化的T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1L-1、6、8、IFN-Y等)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促发并维持银屑病的病程。银屑病病理生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表皮基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加速,丝状分裂周期缩短为37.5小时,表皮更替时间缩短为3—4日,组织病理上出现角化不全,颗粒层消失。
[临床表现]本病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差异较大,与种族、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有关。自然人群的患病率为0.1%—3%,我国发病率为0.123%,现估计有300万人患玻初发年龄15—45岁居多,男女患病率差别不大。临床上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四种类型,但寻常型占99%以上。
(一)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临床上多见。皮损初为绿豆大小红色斑丘疹,渐融合成斑片,表面有厚层鳞屑,银屑病角化不全的角质层中有空隙进入空气,由于反光作用鳞屑呈银白色(图16-2)。刮除成层鳞屑,犹如轻刮蜡滴,故称为蜡滴现象;刮去鳞屑又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称为薄膜现象;再轻刮去薄膜则出现小出血点,呈露珠状,称点状出血现象,即Auspitz征,这是因为银屑病特殊的皮肤病理改变即真皮乳头顶部迂曲扩张的毛细血管被刮破所致。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为本病特征,具有诊断价值。
皮损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尤其在肘膝伸侧及腰骶部,广泛对称分布。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皮疹呈多种形态,如点滴状、钱币状、蛎壳状、花瓣状、疣状等。
急性点滴状银屑病(acute guttate psoriasis),又称发疹性银屑病,常见于青年。发病前常有咽喉部链球菌感染史,发病急骤,皮疹迅速发展,数日内可遍布全身,呈点滴状,为0.3—0.5cm大小丘疹、斑丘疹,色泽潮红,覆以少许鳞屑,痒感程度不等,经适当治疗可在数周内消退,少数患者可转至慢性病程。
头皮的损害为境界清晰、仅扩展到前额发际外数厘米处覆有厚层鳞屑的大小不等的红斑,鳞屑厚积使头发紧连成束状,但不脱落。
急性期可出现颜面部的损害:点滴状浸润性红斑、丘疹或出现脂溢性皮炎样改变。
粘膜的损害常见于龟头、包皮内侧,呈边缘清晰淡红色斑块,表面覆以银白色鳞屑。
甲的损害多见,病甲数月内可从一个到多个,甲板上出现散在顶针样点状凹陷,凹凸不平,无光泽,有横沟、纵嵴、肥厚、甲剥离、畸形或缺如等。
银屑病的病程经过缓慢,有的自幼发病,持续十数年或几十年,反复发作。患者自觉有不同程度瘙痒,大部分患者冬重夏轻。寻常型银屑病按病程可分为三期: 1.进行期皮疹不断增多、扩大,色鲜红,鳞屑较薄,周围有红晕,常有Koebner现象(同形反应,isomorphism reaction)。它是指外观正常的皮肤在各种刮伤、抓伤、针刺、注射、涂抹性质强烈的药物等刺激后,发生与原发皮疹相同的皮损,扁平苔藓、红斑狼疮等疾病也可出现类似现象。
2.稳定期病情保持相对稳定,基本上无新疹出现,旧皮疹渐扩大,有较多较厚鳞屑。
3.消退期皮损炎性浸润渐消退,颜色变淡,数目减少,部分皮损中央消退呈环状,愈后局部留下色素沉着斑或色素减退斑。一般先从躯干、上肢开始消退,头皮、下肢皮损往往消退较慢,外露部位皮损大多在夏季自然消退。
(二)脓疱型银屑病(psoriasis pustulosa)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两型: 1.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上最重的一型,较少见,病因不明,外用刺激性药物、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过程中骤然停药等均为促发因素。发病急骤,可持续数日弛张性高热,伴全身不适、乏力及关节肿胀,红斑上突然出现泛发浅在的黄白色无菌小脓疱,针头至粟粒大小,初为小片,以后融合成“脓湖”,数周内可弥漫性分布全身(图16-3),皱襞部常出现擦烂、结痂,围绕脓疱的红斑常扩展融合成红皮病样改变,粘膜可见小脓疱,舌面常有较深沟纹,称沟纹舌。病程较长者可伴发指尖萎缩、肌无力、白细胞总数增高、低钙血症、血沉增快,甚至可出现严重的系统性病变及继发感染。短期发热、脓疱常呈周期性复发,持续数日至数周后自行缓解,全身泛发红斑脱屑,成为红皮玻如此反复发作,造成患者低蛋白血症,全身情况差,预后不良。
2.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皮疹限于手掌及足跖,对称分布。掌部皮损初发于大小鱼际,以后皮损渐扩展到掌心、手背及手指,足跖部好发于跖中部及内侧,皮疹为对称性红斑上成群淡黄色针头至粟粒大小脓疱,不易破裂。约1—2周后脓疱干涸、结痂及脱屑,鳞屑下反复出现成群新疱,故同一皮损上可见脓疱、结痂、脱屑等不同时期损害,如此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经久不愈。患者常伴甲的病变,甲上有点状凹陷、横沟、纵嵴、甲浑浊、甲剥离及甲下积脓。
(三)关节病型银屑病(psoriasis arthropathica)常与脓疱型、红皮病型及寻常型银屑病伴发或在银屑病多次复发恶化后发生,除有银屑病皮损外,同时出现关节病症状,男性多见。损害为非对称性外周多关节炎,远端指趾间关节红肿、疼痛、畸形,常从足部开始,渐累及其他关节,重者膝、踝、肩、髋、脊柱等大关节也可累及,功能受限,关节毁形,病程慢性,呈进行性发展。患者伴有发热、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类风湿因子常阴性,血钙低,Y和o,球蛋白升高。X线示软骨消失,关节边缘被侵蚀,甚至有溶骨及关节腔变窄及肥大性关节炎表现。
(四)红皮病型银屑病(erythrodermic psoriasis)常因治疗不当引起,如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及急性点滴状银屑病患者在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后骤然停药或减药不当或外用刺激性较强药物常可发生本病,也可见于全身脓疱型银屑病后期。
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迅速出现弥漫性潮红浸润,表面有大量麸皮样鳞屑(图16-4),原银屑病的特征如银白色鳞屑、点状出血等症状消失,在弥漫潮红浸润脱屑损害间可出现片状正常“皮岛”,指趾甲浑浊变厚变形及脱落,口鼻粘膜充血发红,伴畏寒、发热、关节痛、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浅表淋巴结肿大。大量脱屑引起蛋白质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病程漫 长,常复发,可引起其他并发症。
[组织病理]
1.寻常型银屑病表皮改变较早,有角化不全伴角化过度。颗粒层减少或消失,棘层肥厚,表皮突规则下延,末端增宽呈杵状,真皮乳头向上延伸,乳头上方表皮层变薄,仅2—3层棘细胞,白细胞在角化不全的角质层内聚集形成Munro微脓疱,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2.脓疱型银屑病基本病理同寻常型,在棘层上部出现海绵状脓疱,即Kogoj海绵状微脓疱,疱内为中性粒细胞,真皮内主要为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
3.红皮病型银屑病,除有银屑病病理特征外,主要有毛细血管扩张,真皮水肿等变化。
[诊断及鉴别诊断]寻常型银屑病诊断依据①好发部位:头皮、四肢伸侧、膝肘对称发生;②皮疹特点: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③特殊的病理改变,病程慢性,多为夏轻冬重,反复发作而易诊断。
脓疱型银屑病诊断的主要特点是在寻常型银屑病基础上成批出现多数无菌性小脓疱,病情反复发作。关节型常伴发于寻常型或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症状的轻重与皮损轻重平行。红皮病型全身皮肤弥漫潮红干燥,大量脱屑,有银屑病史。
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脂溢性皮炎皮损仅限于头皮的银屑病应与脂溢性皮炎鉴别。脂溢性皮炎皮损呈片状鳞屑红斑,鳞屑细小油腻呈黄色,刮除鳞屑无点状出血,皮损境界不清,毛发稀疏变细脱落,头发不成束状。
2,二期梅毒疹有不洁性交及硬下疳史,皮疹广泛分布,掌跖有角化性脱屑斑丘疹,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3.慢性单纯性苔藓发生在四肢伸侧及腰骶部,肥厚性银屑病应与本病鉴别,后者瘙痒剧烈,皮损呈苔藓样病变,几乎无鳞屑。
4.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型银屑病应与本病鉴别,后者关节炎的症状呈对称性进行性加重,多侵犯近端小关节,类风湿因子阳性,无银屑病皮损及甲的改变。
5.玫瑰糠疹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皮疹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
6.连续性肢端皮炎发病多有指趾外伤史,群集脓疱初起发生在受伤指趾,形成甲下脓湖,然后向上匍行蔓延,脓疱可泛发全身。
7.疱疹样脓疱病多发生在妊娠妇女,好发于腹股沟、脐窝、腋窝、乳房下等皱襞处,为成群排列的环状或多环状脓疱,全身症状显著。
8.红皮病红皮病型银屑病需与其他原因所致的红皮病相鉴别,前者有银屑病史,有时可发现银屑病典型的残余皮损。
[治疗]目前对银屑病的各种治疗只能达到近期疗效,不能防止复发。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向患者说明病情及基本知识,配合心理治疗,解除精神负担,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②寻常型银屑病对身体健康危害不大,切不可盲目追求彻底治疗而采用可导致严重毒副作用的药物,如全身使用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反而使病情恶化,转化成脓疱型或红皮病型银屑病等。③对处于进行期的寻常型银屑并急性点滴状银屑并红皮病型银屑病及脓疱型银屑病应外用温和药物,禁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④针对不同病因、类型、病期给予相应治疗。如点滴性银屑病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做扁桃体切除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者,给予提高细 胞免疫功能及升高白细胞药物治疗;精神因素诱发者给予镇静剂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⑤局限性银屑病损害,以局部外用药为主,皮损广泛严重时给予综合治疗。
(一)外用药治疗
1.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应用最广,有明显疗效,常选用中效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软膏、氯氟舒松乳膏,强效的氟轻松软膏,超强效的丙酸倍他米松、丙酸氯倍他索、双醋氟美松、丙酸卤倍他索霜剂或软膏。
长期使用可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毛囊炎、色素沉着等副反应。大面积长期应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制剂可引起全身不良反应,停药后甚至可诱发脓疱型或红皮病型银屑玻 2.维A酸霜剂常用浓度为0.025%—0.1%,可与超强效糖皮质激素制剂或紫外线(UV)疗法联合应用,注意高浓度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皮炎及红斑瘙痒等副作用。0.05%—0.1%他扎罗汀凝胶是新一代制剂。
3.维生素D3衍生物如钙泊三醇(calcipotriol,CPT)2次/日,连用6周为一疗程,每次治疗不宜超过体表面积的40%,不宜用于面部及皮肤皱褶处。
4.角质促成剂寻常型银屑病可用焦油制剂如5%—10%黑豆馏油、糠馏油、松馏油、煤焦油软膏、5%—10%水杨酸软膏、5%—10%白降汞软膏、0.1%—0.5%蒽林软膏,也可用可溶性煤焦油溶液沐浴,煤焦油洗剂洗头,煤焦油醑剂涂搽,副作用为可出现毛囊炎、痤疮、光毒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5.其他如10%环孢素溶液、氟尿嘧啶制剂治疗银屑病病甲,0.1%—1%含氮酮的甲氨蝶呤治疗斑块型皮损,辣椒辣素乳剂、5%—10%硫磺软膏、10%—15%喜树碱酊、5%—10%水杨酸软膏或乙醇溶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5%—20%尿素软膏治疗掌跖脓疱型银屑病等。
(二)全身治疗
1.免疫抑制剂
(1)甲氨蝶呤适用于红皮病型、脓疱型、关节病型银屑病用其他治疗效果不佳时,每周7.5mg,即每12小时2.5mg,连服3次,症状控制后,每周服2.5mg巩固疗效;也可2.5mg/次,1次/日,连服5日,休息2日再2.5mg/次,1次/日,连服5日,停用7日;也可每周一次口服7.5—25mg。多数患者1—2周内见效,2—3月治疗后改为维持量。副作用有厌食、恶心、口腔粘膜溃疡、造血系统及肝功能障碍,应严格掌握剂量及用法。禁忌证为肝肾功能不全、造血功能异常、妊娠、感染性疾并活动性溃疡等。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定期作各项化验检查。
(2)氨蝶呤0.25mg/次,2—3次/日,6—12日为一疗程。
(3)羟基脲25—40mg/(kZ•d),分2次口服,连用4—6周。
(4)环孢素3—12mg/(kz•d),饭前服,视病情连用数日至数周。
(5)雷公藤总甙10—20mg/次,3次/日,也可用雷公藤片3—4片/次,3次/日。
2.维生素制剂维生素A口服5万U/次,3次/日,或肌注30万U/次,1—2次/日。维生素B12 200—500gg/d,肌注,适用于儿童点滴性银屑玻维生素C 0.1—0.25g/次,3次/d口服,或1—3g/d,加5%—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维生素D,适用于脓疱型银屑病,成人6—10万U/d,分次口服。阿尔法D、胶丸(Alpha D,)0.25—0.5gg/次,3次/日,1个月为一疗程,连服2—3月。
3.维A酸类依曲替酯及依曲替酸适用于红皮病型、脓疱型银屑病,前者为0.75mg/(kg•d),1—2周后见效,1个月后可用25mg/d维持,后者为50mg/do均需注意副作用。
4.抗生素类对于急性点滴型及寻常型进行期银屑病,伴有扁桃体炎及咽炎者,可用青霉素及红霉素,对泛发脓疱型银屑病可应用克林霉素。甲砜霉素、头孢类抗生素也可选用。
5.糖皮质激素寻常型银屑病不宜应用,仅在红皮病型、关节病型或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且伴发全身症状者可考虑短期应用。临床上与免疫抑制剂、维A酸类合用时可减少其用量,长期应用可产 生一系列副作用,且停药后皮疹迅速复发,使治疗更困难,因此应权衡利弊,慎重使用。
6.免疫调节治疗本病细胞免疫功能偏低,可选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丙种免疫球蛋白、胸腺素等及疫苗疗法。中药人参、地黄、黄芩、党参、白术、刺五加也可酌情使用。
7.其他藻酸双酯钠、蝮蛇抗栓酶静脉滴注,也有疗效。
8.中药制剂可口服复方青黛丸、秦艽丸、六味地黄丸等。
(三)物理疗法
1.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疗法(PUVA)又称光化学疗法,适用于其他方法不能控制的顽固性银屑病,中青年以上,皮损范围>30%体表面积者,方法为口服8—甲氧基补骨脂素0.6mg/kg,2小时后照射UVA,每周2—3次。
2.光疗主要为紫外线疗法,Goeckerman三联疗法,即每日外用煤焦油制剂,数小时后洗澡,然后再接受中波紫外线照射,该法疗效确切。
3.浴疗浴疗有多种,如水寓矿泉寓焦油寓糖寓药浴等。
(四)其他普鲁卡因封闭疗法、腹膜透析疗法、光量子血液疗法、高压氧疗法也都有一定疗效。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