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四气五味"是什么意思?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8 23:36:08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1)四气
所谓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也称为四性。其中寒凉属阴,而凉次于寒,温热属阳,而温次于热。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是与所治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也言:“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均指出了运用四气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即寒凉药用以治阳热证,温热药用以治阴寒证。
此外,四气之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物,如党参、山药、甘草等,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凉,炙用性偏温,所以平性仍未超出四气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休闲 居 编 辑
(2)五味
五味的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出现,用以指导饮食调养,其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诸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
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五味的产生,虽源于口尝,但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从不同味道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总结归纳出来的。即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而后者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味具有不同的阴阳和五行属性,《黄帝内经》认为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尚书·洪范》所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作用。常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证。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开窍药、化湿药多具有辛味。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正气虚弱、肢体诸痛、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常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下止等证。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泻火热、泻降气逆、通泻大便、燥湿祛湿、泻火存阴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热证、火证、实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常用干大便燥结、瘿瘤等证。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另有“咸走血”之说,则是指有些咸味药偏入血分,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常用于水肿、脚气及小便不利等证。利水渗湿药物多有淡味。由于《本经》未提及淡味,后世医家多主张“淡附于甘”。
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常用于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四气和五味是辨识药物功效的重要依据,同一药物又同时具有气与味,因此两者必须结合起来以说明药物的作用。一般而言,气味相同的药物,大多作用相近,如辛温药物多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甘温的药物多具有补气助阳的作用,但可因气味之偏而作用有主次之别;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不同,如黄连苦寒,可清热燥湿,党参甘温,可补中益气;而气同味异或味同气异的药物,作用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对于一药兼有数味,则常有多种治疗作用。
以上就是有关中药药性的四气五味理论。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