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22 08:24:10
心理学在我们国家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大家都在说心理学很重要,人们也都认为心理疾患越来越多。但就在人们认识到心理学重要性的同时,又总是觉得它离自己很远,人们知道心理学很重要,但又不知道它研究研究什么,与自己到底有怎么样的关系。首先举几个我身边的例子吧!我的同学得知我学习心理学后,马上说了“哎,那我们以后说话可要小心了,学心理学的,我们想什么,要做什么,还没说,你就知道了。”这一说法表明心理医生是算命的,心理治疗是无所不能,一语道破天机的。还有一些人来到心理门诊咨询,夫妻有人吵架,原因是丈夫有外遇,妻子知道后大发雷霆,连接带扯把丈夫领到心理门诊,让医生评判是是非非,这一回,心理医生成为道德法官,心理治疗成为道德评判,还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问题”孩子带到心理门诊,满怀希望地对医生说:“医生,你来教育教育这孩子吧!老师、父母、奶奶、爷爷、姥姥、姥爷都说遍了,他谁也不听,也许心理医生教育他,他能改变。”这时,心理医生在其父母眼中,又成为特殊的老师,心理治疗又成为一个课堂的说教。
以上谈了一些大众对心理治疗、心理医生的看法,以下再谈一些没有受过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专业训练的医生所做的一些“心理治疗”。
休 闲 居 编 辑
①医生对病人同情、体贴、照料、给予安慰和温暖,总之,无微不至的关怀,使病人感到医生就像亲人一样。大多数病人对医生都多少有些依赖心理,尤其是人格不大健康的人,而医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父母亲的角色。
②医学治疗有一个原则或前提:病人应该按文化的要求履行病人角色的义务,他不能谓疾忌医,应该接受医生合理的建议和指导,按医嘱行事。如果病人不合作,医生就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服,使病人接受各种必要的检查和合理的治疗。
③医生还尽可能对病人的身体疾病和生理功能紊乱进行生物医学解释。医生相信,病人利用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可以向疾病展开有效的斗争,不少医生深刻地体会到,病人的情绪和心情,生活风格和行为模式,对他的疾病影响极大。除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外,医生还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劝说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情,鼓舞病人的斗志和乐观精神,同时指导病人的生活,如良好的作息时间,安排合理的营养,适当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体育锻炼等等。
当然,如果一切进行顺利,疾病走向康复,病人也逐渐恢复了原来的工作,但上述某一方面或重要环节出现棘手的问题,医生很可能会想到,病人大概有什么心理问题或精神科问题,简单地说,棘手的问题有:
(1)病人对医生有过分的依赖,或者抱怨医生甚至有公开的敌视心理。他们似乎缺乏独立自主精神,自信和自尊受到了损害,甚至丧失了生活的勇气,自卑而沮丧。病人情感脆弱,容易生气和不满,也容易伤感,或者,病人自暴自弃,拒绝与医生合作,不肯服药打针,甚至发脾气,摔东西,不吃饭。病人似乎变得像小孩一样,甚至像幼儿一样需要医生护士时刻不离地给予哄劝和安抚。疾病如果并不严重,至少不危及生命,或者,病情已有好转,而病人心理的困难却不见改进,医生对问题的性质就会看得日益清楚:“不是狭义的医疗问题”,同时却感到很难对病人有所帮助。
(2)医生摆事实讲道理式的说服工作对病人的不合作几乎不起作用,有时还引起病人的反感:“谢谢你的教育,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你说的这一套大道理我也会说。”
(3)耐心细致的生物医学解释对病人不但不起积极作用,反而起了消极作用。病人的医学知识愈多,烦恼和疑虑也愈多,而病人偏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使医生感到狼狈。看来,心怀不良对身体健康不利,这个道理病人完全明白,但他“控制不住”。医生为病人的困境感到有些难过,病人敏感地觉察到了这一点,他说他比医生不知要痛苦多少倍,因为医生没有这种自我折磨的亲身体会。对此,医生感到实在无能为力。
可以说,父母角色和良师益友的角色都不起作用时,正是由于人们利用已有的各种人际关系解决苦恼和心理困难的企图都反复失败,他们才求助心理治疗者,专业心理治疗才成为必要。
什么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呢?介绍一种较为广大临床心理医生所接受的定义:“心理治疗是一种特殊的人际相互作用过程,简言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心理治疗者与病人之间要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包含着感情的,治疗者利用这种关系推动人际相互作用,以解决二人之间阻碍治疗顺利和取得疗效的各种问题,具体的解释,说明见下篇文章。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