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2-09 10:34:00
重型颅脑损伤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致使伤员缺氧窒息,从而加重脑水肿及颅内高压。上呼吸道梗阻是重型颅脑损伤伤员通气不足而致低氧血症的最常见的原因。造成梗阻的原因包括:①舌后坠;②因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所致的呕吐物误吸;③口、鼻腔出血及气道分泌物阻塞。迅速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呕吐物及血液等异物,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改善通气。通气和给氧是重型颅脑伤伤员早期救治的首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21例重型颅脑伤伤员术后呼吸道护理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休 闲 居 编 辑
1一般资料
本组伤员中,男15例,女6例,年龄8至83岁。10例作了气管切开术,11例行气管插管,11例施行了机械通气。
2护理
2.1未行气管插管时呼吸道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伤员大多伴有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神经反应迟钝,以致口腔分泌物滞留,易并发肺部感染。因此应每2小时给患者翻身、叩背1次,适当给予镇咳祛痰药物(静滴或鼻饲),协助患者排痰。做好口腔护理,张口呼吸者用湿纱布盖于口鼻部以湿润空气。对于病情危重、头部制动的伤员,手术后24小时内每小时叩背一次,防止术后早期痰液留滞肺部。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使痰液得以稀释;痰液位置较深而无力咳出时,可先用张口器从患者臼齿处撬开口腔,再用不带负压的吸痰管刺激咽喉,引发咳嗽反射,待痰液达到咽喉部时再用吸痰管吸出。要避免因深部吸痰引发的心律失常、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
2.2经口气管插管后呼吸道的护理
2.2.1保持导管通畅给患者翻身时,要保持导管的正常位置,不要扭曲、受压。及时吸痰,吸痰管要长于气管导管插入的长度1至2cm,否则导管远端的痰液不易吸出,但应避免过度刺激气管和支气管。
2.2.2气囊充气量10至15ml,每4小时放气1次,每次放气10至30分钟,每次放气前吸净口、鼻腔分泌物,防止痰液坠入肺内造成肺部感染。
2.3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的护理
2.3.1每2小时用无菌注射器向气管套管内点滴湿化液(等渗盐水250ml+必嗽平16mg+α-糜蛋白酶4000U+庆大8万U),以稀释痰液,每次7至8滴;痰液粘稠时,增加点滴次数、湿化液量,每半小时湿化1次,每次2至3ml。点滴后行气管内吸痰,吸痰管要插入气管套管深部,吸净深部痰液。
2.3.2未行吸痰时,用单层湿化无菌纱布覆盖气管套管处,以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利于痰液的稀释。
2.4机械通气时呼吸道的护理
2.4.1气囊充气适宜,不要漏气,要保证足够有效的通气量及气道压力;如果充气过量,套囊压力易致气管黏膜压迫坏死。气囊每次放气前吸净口、鼻腔分泌物,防止痰液坠入肺内造成肺部感染。
2.4.2人工呼吸机湿化器内水位保持在平刻度线,以保证通气的湿润。及时倾倒储水罐内废水,防止呼吸机工作时产生的管道内积水吸入气管。
2.4.3人工呼吸机高压报警时首先要检查并排除气道阻塞的原因,及时吸尽口、鼻腔分泌物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2.5防止患者口、鼻腔内异物误吸入呼吸道的护理
2.5.1颅脑伤伤员应呈平卧位,头部处于自然位置,转向一侧。及时吸出口、鼻腔分泌物或呕吐物。
2.5.2对需行鼻饲的患者在鼻饲前抬高床头20至30度角,检查胃管确在胃内后方可行鼻饲;操作中保持匀速注入鼻饲液,鼻饲液温度恒定;鼻饲完毕,30分钟至1小时后放平床头。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