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关于药膳的名言\古语等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6-11 13:09:30
>>>>>>>>提问休 闲 居 编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药膳名言. 吃药膳大有讲究
上海科技 2001年11月09日
记者近日从中国药膳研究会获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所属中国药膳研究会正在组织开展全国药膳现状调查,在调查与掌握全国药膳工作的基础上,将制定和发布国内第一个规范药膳制作与质量的《药膳管理办法》,该办法将首次规定对药膳制作经营机构与人员的准入条件,制定药膳品种质量标准及服务规范,从而加强对药膳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据中国药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沙凤桐介绍,中国药膳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药食同源、药食结合是中医学的独特认识。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药膳就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将药物(主要是中药)进行调配,采用中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加工烹饪而成的具有防病治病、调理机体、保健强身功能和一定的色、香、味、形的膳食。
药膳是什么
对于药膳,人们还存在着不少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沙凤桐强调药膳的“三不是”:
其一,药膳不等于营养。在目前常用的近5000种中草药药材中,可供作药膳食品的有500种左右,国家卫生部确定的药食两用原料有79种。在中医看来,每一种食物都如同中药一样,具有不同的性味,可以根据人们的体质和患者的病症进行辨体和辨证施食,这是药膳食疗的精髓,也是惟一与现代营养学不同的独特之处。
其二,药膳不是普通食物。药膳既不是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食物,它强调中药和食物的合理调配,在药物或食物的配伍组方上,按药物食物的性质,有目的地进行选择调配组合,而不是随意的凑合。它是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的一类膳食。
其三,药膳不是药。药膳强调的是一个膳字,是以食物为主,配以少量的药物。因此药膳不应有过多的药物异味,应该是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
药膳怎么吃
据中国药膳研究会专家黄鸣峰介绍,药膳的食用有四大原则:
1.辨证施膳 不同病症用不同的药膳,如老年人多为肾虚、脾虚,可选用女贞子、鳖鱼汤或黄芪炖鸡。
2.辨病施膳 有些药膳对某些病有专效,如治消渴病可用荞麦人参面。
3.因人施膳 药膳是功能性较强的食物,必须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宜的种类,否则,长期偏食一种,就可能影响体内的阴阳平衡,特别是老年人基础代谢低,新陈代谢慢,体力活动少,热量消耗少,膳食中热量要适当减少,此外,还要依照当地气候的不同,选择适宜的膳食。如应用补肾养阳类药膳,在中国西北严寒地区药量宜重,而在东南温热地区,药量宜轻。
4.因时施膳 一年中存在春温、夏热、暑湿、秋凉而燥及冬寒的特点,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有一定影响,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选用相应的药膳。如夏季天气火热,适宜清补,所用药膳为解暑益气汤等,切忌过食生冷、油腻厚味;平素阳虚体质者,也应减服或停服参茸附子等温补之品。
中国药膳的主要流派
(一)宫廷贵族药膳 专为宫廷中皇家贵族享用。选料名贵珍奇,如:燕窝、鱼翅、熊掌、驼峰、鲨皮、犀尾等各种山珍海味。有关宫廷药膳的资料在宫廷档案中有所保存,如《皇帝节次照常膳底档》就记载了清代宫廷药膳。
(二)平民家庭药膳 主要特点是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实惠。
(三)民族药膳 如满族的“猪皮冻”,又叫“益寿胶冻”。藏族人爱喝的青稞酒、奶茶。每年正月十五,朝鲜族有吃“药饭”的习俗,其主要原料是:糯米、红枣、栗子、蜂蜜、白糖、桂皮粉等。
(四)宗教类药膳 儒家药膳:以孔府药膳为例,孔子的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孔府药膳的特点,素以“三美四精”即:精良的原料、精美的造型,精湛的烹饪艺术;味美、色美、形美、盛器美著称。
佛家膳食以素食为主,其中粥占重要地位。道家药膳非常注重饮食养生之道、食疗和食忌,在原料的选择上,主张顺其自然。其精华部分多为中医学所吸取。
此外不同地区药膳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如被誉为“药膳之乡”的四川省有许多中外闻名的药膳,像山药汤圆、参枣米饭、茯苓包子等;湖南有板栗煨鸡,药蒸肚片等。
药膳中的问题
据沙凤桐介绍,目前药膳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规章,没有约束 包括对经营单位、制作人员、制作工艺、配料标准和广告宣传。对民众进行的药膳宣传工作做得不够普及和深入,药膳对大多数民众来说仍然是“阳春白雪”。这也是目前以“宫廷药膳”命名者居多的原因之一。
2、漫天要价或以次充好 中药材不依法炮制或使用伪劣药品,甚至为招揽顾客,将有毒成瘾的中药加入药膳,以药膳为名,漫天要价,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3、以补为主,缺乏辨证 有的药膳品种配方不符合中医药理论,不问服用者的情况,乱施补膳。专家指出,药膳多是将中药材添加到食物中制成,而每一种药材都有自己的药性,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如人参、黄芪、甲鱼不是人人不分具体情况都可食用,而应按照中医理论辨证施膳。
(《生活时报》)
[关闭窗口]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