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艾药物市场处境尴尬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30 10:59:45
“在国产抗艾药物上市之前,国内只有200多个艾滋病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现在这个数字虽然有所扩大,但离抗艾药物在中国市场赚钱的日子还非常遥远。”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产品经理郑红说。迪赛诺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定点生产抗艾药物的企业,目前已经获得4种抗艾药物的生产批文,是目前国内企业中最多的。但在郑红看来,不管是国内企业还是跨国公司,目前涉足中国的艾滋病治疗药物市场都是在做“公益事业”,确切地说,在中国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才刚刚起步,虽然卫生部举办过多次大规模的临床培训,但实际上“目前中国能够治疗艾滋病的专家级医生只有几十位”。
据悉,目前全球已上市的抗艾药物有20种,国内的上海迪赛诺、浙江华海、东北制药和厦门迈克四家企业已获得其中5种药物的生产批文。“中国的抗艾药物市场就像蟹壳里的肉,味道鲜美但吃的时候要费一些周折,现在正是比耐心、做准备的时候”。一位跨国公司高层这样形容抗艾药物在中国的际遇。同国内企业的分析判断一样,这位人士也认为在疾病教育、检测筛查等配套的前期工作还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治疗药物的市场短期不会有大的改观。
■ 药品价格不是最重要的
按照官方统计,中国目前的艾滋病人已有8万,艾滋病感染者目前已达84万人,而国际专家的看法则是实际感染人数还要高得多,“2010年将达到1000万”,对这一数字的预测,中外专家的意见则是一致的。与这一系列庞大的数字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中国接受治疗的艾滋病人群和相应治疗条件的匮乏――去年通过政府采购药物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为5000人,抗艾药物在医院的使用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国内开设艾滋病治疗项目的医院只有几家。
“治疗药物的价格固然很重要,但至少在目前还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国内第一家拿到批准文号的东北制药厂一位负责人表示。2002年8月份,这家凭借着“研制开发出国产首个抗艾药”的身份而一度在股市上大出风头的上市公司,如今的境况与其他几家抗艾药物生产企业大同小异。业内人士透露,国产药物出来之前,国内的抗艾药物市场是几个跨国公司在运作,当时的市场规模非常小,大家普遍认为是价格因素造成的,而国产抗艾药物的最大卖点是价格大大低于同类进口产品,东北制药当初的口号是价格相当于“进口药品的十分之一”,因此人们有理由对其在国内的销售情况看好,包括所有同类企业也是这样认为的,实际上,产品出来之后才发现,市场远不像人们预计的那样乐观。
郑红介绍说,抗艾药物市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医院使用,二是政府采购,目前的情况是政府采购部分几乎占据市场的全部份额,主动去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少之又少。“这与疾病教育、诊疗意识、诊疗条件的欠缺有直接关系,即使是政府免费提供药品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大量存在抵触的现象”。郑红指出。她认为单纯的价格因素不能解释目前的市场窘境,而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来自跨国公司的信息也验证了目前的市场情况,近两年,一方面因为中国政府与几个跨国公司的不断交涉,另一方面也是基于中国市场现状的一种选择,跨国公司普遍调低了抗艾药物价格,目前进口抗艾药物与国产药物在价差方面已经没有一年多以前那样悬殊,同类药品的价格已经缩水了一半以上。但在抗艾药物市场最大的增量――政府采购部分,跨国公司目前还基本无法涉足。“对于我们来说,现在的工作主要是教育和宣传,基本上没有实际的市场收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跨国公司高层说。
■ “政府采购”独撑抗艾市场
“尽管是成本价采购,企业没有什么利润,但如果没有政府采购这一项,中国抗艾市场的统计数字会更难看。”国内另一家抗艾药生产企业浙江华海药业的一位人士介绍说。这位人士认为政府采购将是相当长时期内支撑中国抗艾市场的主要力量。
据介绍,同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为性传播的感染途径不同,我国艾滋病感染途径更集中在血液传播方式上,特别是献血造成的感染人群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国内几个“重灾区”清一色为献血感染。“这些人本身就是因贫困而‘卖血’,根本就没有经济条件来承担相对昂贵的治疗费用,只能依靠国家提供的免费药物来维持治疗。”
而郑红的看法则更积极一些,她认为去年开始的政府采购对中国抗艾市场的启动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只有5000人份,但这一数字已经大大超过历史总合,她预计今年政府采购数量有可能达到1万人份,“让更多患者得到治疗,而且把这种治疗经验和效果推广,是对目前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最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据悉,近年来不断恶化的艾滋病防治形势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自去年开始,国家对一些感染人口集中的“重灾区”实行免费用药;另一方面组织了一系列针对临床医生的大规模培训。“今年的情况较去年又有了很大的改善,最近又有一批医院开设了艾滋病治疗的科室,为艾滋病患者的就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节省了费用。”郑红用“可喜的进展”来形容这种变化。
据悉,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已经得到艾滋病全球基金提供的5年共96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今年6月第一笔资金将到位,加之按照协议规定的政府财政提供的巨额专项配套资金,一张由这两笔资金为支撑的纺织网络已经开始编织。“尽管大规模治疗还没有提上日程,但未来几年来自政府采购的数量还会有大的增加。”郑红说。
休 闲 居 编 辑
(转摘自“中国药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