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少年的网络孤独症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8-14 15:11:31
网络虚拟性易引发青少年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和多种情感问题。心理学家荣格说: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们戴着各种各样的人格面具,人格面具的作用是在于给人一个很好的公开展示的一面,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甚至是我们并不喜欢的人的和睦相处。沉湎于网络里的人们,由于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往往会撕去人格面具,这样就与现实社会的需求形成一个巨
大的心理反差。网络给青少年学生带来各种人际关系障碍和情感问题,主要有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和网恋网婚等。网络孤独症是指过分关注人机对话,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原离周围伙伴,变得越来越孤僻。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每周上网一小时,会有的人孤独程度增加。我国的相关调查也显示,在上网的青少年学生中,有的人有情绪低落和孤独感,的人与家人、朋友疏远。“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传播人伴生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与威胁
电脑空间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大学生是网迷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心理素质不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
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简称。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化学物多巴胺水平升高,这种化学物质令患者呈现短时间的高度兴奋,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但之后的颓废感和沮丧却较前更为严重。时间一长,这些影响就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患者初期只是表现为网络的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冲浪、玩游戏,之后就很容易发展为身体上的依赖,出现食欲不振、焦躁不安等,甚至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各种疾患,需要接受深度的心理辅导。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德”教育相结合。青少年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青少年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都市青少年的生理成熟往往与心理成熟滞后形成矛盾,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也形成矛盾,生理心理发展需求与社会环境教育更产生了矛盾,这些都会使青少年难于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性意识,难于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易使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是青少年在网络中行为失范的重要根源。笔者曾广泛收集各种宣传媒体上的案例,并深入到网吧调查了解,通过对大量个案分析发现,许多少年黑客往往都性格孤僻、攻击欲强、缺少责任感,许多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患者、网络信息污染的始作俑者和沉迷者,往往也都性格孤僻、缺乏理想、缺少良好的兴趣爱好等。所以,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性教育,可以达到“疏”的效果,使青少年具有良好的上网心态,从而使用网络更加理性。因此,大、中、小学校要尽快做好青少年心理监控和咨询工作,家长、教师尤其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要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网德”教育结合起来,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模式,要了解并尊重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要加强师生、亲子、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
≡ 查看、发表评论 ≡